明代茶庵兴衰史

襄府庵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将淹没的世界文化遗产。位于武当山特区遇真宫村,其建筑的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1°07′25.1″,北纬32°30′11″。该建筑坐北朝南,中轴对称布局,占地面积5927平方米。东距“治世玄岳”石碑坊一华里,西临泰山庙、遇真宫等,北靠青龙山,南与九龙山比邻。整个建筑单元营建于水磨河北岸的冲积平原之上,是武当山目前唯一保存的一座皇室亲王所修建的庙宇,此庵是武当山三十六庵堂之一。它对于研究明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皇室的分封制度、藩王生活、承袭关系等都具有十分独特的价值。

襄府庵是南水北中线工程中被淹没的面积仅次于遇真宫面积之后的第二大建筑单元。襄府庵,又名“茶庵”。即是进入武当山“神道”的第一栋古代建筑,海拔高度为158-160米。始建于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秋,为第八任明代朱氏皇室王爷,即襄宪王朱载尧创建。

 

襄宪王为明朝皇室后裔,其祖上最初于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分封疆域,首任襄王朱瞻墡,为明仁宗第五子朱高炽的五子,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就藩长沙,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徙襄阳,正统年间宫廷十分重视武当山的建设,其中皇帝御赐《高上玉皇本行集经》就是这一时期赐予武当山的镇山之宝,因武当山为襄阳之疆域,襄王受命于重托。也许是他告诫后辈要努力勤政,忠实于皇室,后辈们都聆听前辈的代代嘱咐,因此都不敢懈怠。武当山为明朝皇室家庙,且又为襄阳府之所辖,明襄王朱载尧亲临武当视察、朝谒,神道沿途,风景迤逦“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照玲珑”他深深地为武当美景和气势磅礴的皇家建筑所吸引,感其建筑“千数百计”和秀丽的山涧、深邃的沟壑,这里完全是一个活脱脱的“仙灵之窟宅也” 由于神仙与天地共存,美景与建筑高度和谐统一,完全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他被眼前的景象所折服,深信其老祖先之所以崇祀玄武,不是没有道理的。在这个仙山琼阁的圣地,置身其内,你完全可以溶于自然,任何人都可以变得更加渺小,在这状况下,思想境界可以先入为主,他深信玄天上帝曾经暗中帮助了永乐皇帝,是玄帝“扶燕鼎之灵验”才使永乐朱棣下定决心在武当山创建了人间的“天阙地居”。虽过去百年,但到武当山朝圣的香客依然炙热盛极。他情不自禁地描述着当时的情景,且文藻细腻而让人振奋,他说“而岁时谒礼焚修之众,无间男女、士庶骈肩趾踵,踆踆来归,偈铙呗诵之声音响震林谷,前驱后壅,靡寒暑昼夜间也”,从描述中由此而知,进香不仅是当年民间的习俗,而信仰且是老百姓毕身的精神追求,无论冬夏四季,香客信士都是人山人海的鼎盛程度。同时,他还描述上山人的心理状态,也是细致入微,如人们在游览武当山时,若“悬猱之境,凌撼嶻业,愈进愈陡,跋踕棘跼,劳悴万状,累息喘汗,姑亡论蕴隆之月,即岩霜觱栗之侯,其延领涓滴以其润乾吻者,有若天旱之望雨焉”!大意是说其山势犹若猴山,陡峭高峻,越走越陡,登者难行,非常艰苦,汗流浃背,登山者即使有一滴水润喉也能得到满足,这种欲望犹若久旱望雨露,襄王登武当山后感慨万千,他认为身为皇室之后裔应该倾力为国分忧,为民分愁。所以他发誓愿将“衣食租税输将或后岁之”哪怕是入不敷出,既是借贷下一年的赋税,也要在武当山建一所能赊济百姓的场所,这也算是对国家、对臣民所做出得一份微薄之力,况国家目前并“无厚藏”大家应以德修其理。反映了他在家事、国事面前展示出的高风亮节与坦荡的胸怀,竭力提倡勤俭节约。他的倡议,很快得到了家人的同意,遗憾的是襄王朱载尧在动工之初就不幸逝世,家人在襄王去世后仍然继续完成他的宿愿,耗巨资完成了这座茶庵的建设,并将茶水、点心免费施舍于天下。

 

万历十年(壬午)公元1582年季夏,藩史周绍稷具事将事情的本末告诉了赐进士出身资善大夫礼部尚书、侍经筵官、赐麒麟服、前刑部左右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秦,奉敕提督军务兼治湖广、山西、河南三省地方吴郡徐学谟听后深受感动,认为按朝廷律法应以褒奖,应将其功德报告皇帝旌表天下,并亲自撰写碑文,但又怕自己不才,恨文不章,而对不起襄王,也担心文章不显,引不起皇上的重视,所以,在他上报的同时,又将此文刻成石碑,以表达对藩王的纪念,也可作为记述藩史之用,既是将来未能得到国家的表彰,这座丰碑也要在江汉留下美名!

    一同到武当山的官员们也为之动容,时任钦差提督太岳太和山内官监太监、前奉敕督练营务、乾清宫管事兼掌神官监司錀库事、岭南谭彦,钦差提督太岳太和山整饬郧襄等处兵备及抚治南阳汉中分守下荆南道湖广布政使司右参政兼按察司佥事许守谦,钦差整饬郧襄兵备兼理抚民分巡下荆南道副使叶朝阳,钦差分守湖广郧襄荆瞿兼管南阳汉中等处地方提督操屯事务参将谭敬承,襄阳府知府吴道迩,同知杨士元,通判刘显名,推官孔闻易,左长史化之行,右长史李东萍等联名上书,并且委派督工官督工刊刻《襄府茶菴碑记》立于襄府庵门前,以示后人缅怀之。碑高178厘米,宽93厘米,厚21厘米,汉白玉质地,楷书阴刻,碑阳、碑阴均镌刻有文字。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均州知州江恺将襄府庵更名为太清观,同时更名的还有其他观名,主要是以名目僭滥而请改正,得到了批准,自此以后襄府庵名为太清观,但老百姓仍然沿以襄府庵为名,而倍感到亲切,至今名字未变。

襄府庵,可惜已毁之大半,仅存大殿、皇经楼、配房等建筑,已裸露的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原为三进院落,庙房64间。仅存大殿、东配殿,由于1998年连遭暴雨,东配殿两次屋面塌陷,墙体尚好。西配殿经改造已完全不符明代旧制,龙虎殿及前二进院落仅存遗址。明代原有门厅、客堂、斋堂、道院、配房、大殿等建筑。

大殿,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面阔五间,长22.28米,明间、次间进深四间,稍间进深五间,宽11.76米。砖木结构,梁架为抬梁与穿斗构架相结合,明、次间柱网平面排列相同,每列各置五根立柱,分别为前后檐柱,前檐老檐柱,前后金柱;稍间山面置六根立柱,前后金柱之间增加一中柱,檐柱柱径为32公分,金柱柱径为35公分;柱础下为正方形(0.72×0.72米)上圆形带鼓径柱础。四周台明高0.45米,用1.00×0.50×0.15米规整条石砌筑。室内地面为0.47×0.47×0.12米的金砖墁地,部分破碎,部分佚失。

前檐为重檐硬山屋顶式,下层檐做封火山墙,后檐为五层冰盘檐封护,小青瓦屋面,脊饰吻兽断裂散失严重。殿内为二层木楼,楼板已被拆掉,仅剩楼板枋。前檐门、窗面目全非,两山墙采光窗保存较好。建筑面积524.12平方米。立面,前檐为重檐硬山屋顶,一层檐高3.40米,二层檐高6.07米,通高10.11米。一层两出际作封火山墙,封火山墙檐高4.64米。后檐为五层冰盘檐封护,后檐明间开一门洞,应为后人修葺时添加。山墙二楼开两扇圆拱透光窗,窗上做砖雕出檐。

该楼为二层砖木结构,层高3.67米。明、次间为抬梁式构架,五柱十二檩,五柱落地,明、次间脊瓜柱及稍间山面中柱柱顶端两侧均做三福云托墩,三架梁呈拱月状,四面倒角,梁下加随梁,五架梁为长方形,四面倒角,梁下加随梁,单、双步梁为长方形,四面倒角,梁下加随梁,前檐上下檐挑梁前端作如意梁头;稍间山面为穿斗构架,六柱十二檩。木构架的梁、枋、保存较好,前檐施檐、飞椽,后檐无飞椽;望板已不存。

前檐一层,门、窗全部被毁。用砖砌筑,前檐走廊用砖墙封护。在次间和稍间各开一现代窗。前檐二层窗全毁。窗两边装修走马板,保存较好。两山墙和后檐小窗已毁。前檐地槛、槛窗枋已毁。楼板枋保存较好,层楼板枋保存较好,楼板全毁。后檐明间木楼梯已毁。

屋面为硬山两坡屋面,前檐为二层屋顶,小青瓦屋面。正、垂脊均为带陡板正脊,正脊两端置大吻,已断裂;垂脊带垂兽,已不存,兽前仙人、小跑全部佚失;檐头施沟、滴、眉。两山博缝砖上置铃铛排山勾头滴水,保保较好。屋面从山面排山可以看出,屋面原为灰筒瓦覆盖,小青瓦为清代翻修时所改。

两山和后檐墙为青砖清水砖墙,后檐用砖封檐,墙厚52公分。两山做博缝板,上做排山勾滴。前檐走廊用青砖土坯墙封护。后檐墙表面用石灰砂浆粉刷。

彩画由于年久烟薰,前檐稍间二层檐及内檐部分檩枋穿枋尚存残余彩画,已漫漶不清,纹饰无法辩识。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后,襄府庵古代建筑遗存的木构件、墙体、屋面等,严格按照古建筑修缮规范,认真拆卸,并依照湖北省文物局要求,将所有建筑构件全部暂时迁移至遇真宫临时文物库房保管,待新选址后原样重建,新的选址初步定于遇真宫黄家沟,等待国家文物局的正式批复。

作者:赵本新    赵静

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