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博物馆讲解词

           序厅

六甲站像:

六甲站像是道教祀奉的星神,属紫微垣的六颗星(位于北天星宿中央),分别为甲子神王文卿、甲戌神展子江、甲申神扈文长、甲午神韦玉卿、甲辰神孟非卿、甲寅神明文章。在武当山道教宫观中,六甲神常侍卫在玄天上帝真武旁边,作为侍卫部将,亦可谓保护神。六甲雕铸形象来源生活而高于艺术,造型逼真、神态各异、形如真人,为明代皇帝御敕工部铸造,安奉武当山宫观的国家级珍品。

北方星宿:在序厅的顶部,我们可以看见,顶灯并不是按照规则的顺序安装的,看似有些杂乱,实际上它是按照中国古代二十八星宿中的北方七宿来分布的。

二十八宿是我国古代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五星的运行,选取的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志。它又平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分别为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龟蛇合称),亦称为“四象”、“四灵”。 道教将二十八宿合成的四象尊崇为护卫神,其中的玄武神自宋以后独受尊崇,成为赫赫有名的真武大帝、玄天上帝。武当山所供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由于真武大帝的修仙传说和明朝永乐皇帝攻打南京,后又迁都北京坐镇天下的故事相似,故朱棣在武当大建道场,宣扬“君权神授”、“天人合一”的思想。永乐皇帝实际上是利用它以神化皇权。

         建筑艺术厅

          一: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资料展

本展柜陈列的是主要是世界遗产标志、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证书、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联合国教科文卫专家考察武当山时所留下的评语以及武当山古建筑群在《世界遗产名录》中的编号、符合标准。

二:琉璃建筑构件

现在我们看到的主要是武当山留存的明代琉璃建筑构件。

古代琉璃建筑构件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在琉璃工艺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将琉璃釉涂在坯胎上烧制的各式各样的琉璃建筑构件。从实际功用上讲,琉璃瓦不吸水,降雨后屋面的荷重不会增加,从而保证了屋顶重量的稳定性,而且涂了琉璃釉后,瓦面变得十分光洁,雨水流动通畅,大大加强了屋面排水效果,解决了漏雨问题。后来逐渐演变为封建等级高低的一个代表,根据琉璃构件颜色、大小的不同反映出建筑等级的高低。

合角吻

合角吻是指安装在盝(lū)顶平台、重檐顶(如重檐庑殿、重檐歇山)第二檐以及墙脊的转角处,由两个吻兽组成,呈90度。阳角的为阳合角吻,阴角的为阴合角吻。有时两吻使用一个剑柄,有时则用两个剑柄拼成90度。合角吻的作用在于保护角柱外皮,并起装饰作用。此外,合角吻的使用受到等级限制,只有使用正吻的屋顶才有合角吻,如果屋顶等级较低使用望兽,则转角处用合角兽,不使用合角吻。

三:琉璃玛瑙柱琉璃额枋琉璃屋面檐头组合、琉璃套兽琉璃背兽、琉璃仙人、琉璃垫枋、琉璃垫栱板。

玛瑙柱:玛瑙柱用于琉璃须弥座束腰拐角部位,主要起装饰作用。

额枋:额,匾额。枋,两柱之间起联系作用的横木断面一般为矩形,宋朝时称为阑额,柱上用于联系、承重的水平构件。 南北朝及之前多置于柱顶,后才移到柱间。有时两根叠用,上面的清朝称为大额枋,下面的叫小额枋。

屋面檐头组合:大木建筑斗栱以上一般由挑檐檩、檐、飞椽、两层望板、闸档板、瓦口、勾头、滴水等组成。

套兽:套兽是中国古代建筑的脊兽之一,安装于仔角梁的端头上,起作用是防止屋檐角遭到雨水侵蚀。套兽一般由琉璃瓦制成,为狮子头或者龙头形状。

背兽:古代建筑屋面上的装饰构件,用于正吻尾部。

垫枋:调节额枋连系作用的构件。

板:连接两斗栱之间的构件。

垂兽和戗兽:屋顶垂饰的装饰是在尽端安垂兽。整体很薄,仅仅雕出面部类似兽头。屋顶戗脊尽头安戗兽,戗兽式样与垂兽相同。明清时期垂兽和戗兽,都雕刻出完整的兽头,须向后卷,束起如火焰状,头下刻出部分鳞身

四:仙人走兽琉璃排山构件组合

仙人走兽分仙人和走兽两部分,其数量和宫殿的等级相关,最高为11个,每个走兽都有自己的名字和作用。

仙人走兽最早出现于汉朝的明器上,开始并没有固定的使用规则,元朝以前多为武将,后逐渐形成定制。位于最前端的是仙人,即仙人骑凤,后面是走兽,通常数量为奇数,9为最高,依次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但是在故宫的太和殿上,在斗牛之后又增加了一个行什,表示规格之高。其中龙、凤象征吉祥;狮子为镇山之王;天马、海马象征皇家威德通天入海;斗牛、押鱼可以兴云作雨,镇火防灾;狻猊则为能食虎豹的异兽,象征百兽率从;獬豸善辨是非,象征皇家的所谓“正大光明”;行什似猴,为押尾兽,因排行第十,故名行什。总之,屋脊上安装鸱吻走兽等物件作用有四个:一是防漏雨,二是装饰、三是防火,四是避邪。

琉璃排山构件:歇山、硬山建筑两山墙屋面以垂脊之间的过度构件。

五、铜铸鎏金武当真武修真模型:明万历44年铸造。该模型将祥云、宫观建筑、神仙、古树、真武修真故事以及金殿铸于一体,下周饰五位龙面人身像,寓五龙捧圣山之意,将武当山整体托起,布局紧凑而富于想象,是武当山珍藏的文物精品。

六、禹迹亭

传说禹在武当山治水,因其治水有功,得到了百姓的爱戴和拥护。为了纪念禹,在武当山紫霄宫前建禹迹池,以示纪念。该亭出土于紫霄宫禹迹池内,是一件金属仿木结构亭榭建筑。

七、琉璃正吻:正吻又叫鸱吻、螭吻,是安装于建筑屋顶正脊两端的装饰件,龙头形,龙口大开,咬住正脊,系釉陶或琉璃制品。该正吻原安装于玉虚宫山门上,后因维修将其更换。地方建筑的正吻样式很多,相互之间风格差异也很大,正吻的形象也引出过不少传说趣谈,一说它是龙生九子之一,平生好望,能喷浪降雨,将它镇于殿脊之上,防其逃遁,以防止火灾。还有一说,正吻原本头朝外,有一天忽然成精,回头正欲吞脊时,一道士立即用宝剑将其插住,仅露出剑把。正吻因之忿忿不平,复又从背后钻出,故正吻背后有背兽,俗称“气不忿儿”。

正吻通常为龙型,兽头朝内张口衔脊,背部有钉子和屋脊相连。正吻位于正脊两端和垂脊的交汇点,正是防水的最薄弱环节,因此其作用是加固正脊,防止漏雨。正吻主要用于高等级殿堂,如宫殿、坛庙等。

八、砂岩六足器物座:该石雕原存于武当山南岩宫,质地砂岩,雕刻手法线条流畅、造型优美、舒展大方、底足翻卷自然,为武当山现存唯一的砂岩质地石雕,其功能为安放香炉之用。

九、“治世玄岳”石牌坊:这座明嘉靖三十二年修建的大型石作牌坊,是武当山石构建筑的代表作之一。牌坊为三间四柱五楼式建筑。充分运用了镂雕、圆雕、浮雕、浅雕等多种手法,人物、仙鹤栩栩如生,线条流畅、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白玉器物座:在“治世玄岳”石牌坊场景前展示的为汉白玉石雕器物座,该器物座均为原武当山宫观内安放香炉、宝瓶等道教供器的石雕构件,由皇家御赐,雕刻手法精美、细腻,均为不可多得的石雕珍品。

十、三十万军民大修武当场景:该场景展示的是明代永乐皇帝,于永乐十年,即1412年御赐营建武当道场,该图为修建武当宫观的场景再现。永乐皇帝敕命降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昕、工部侍郎郭琎、礼部尚书金纯等军政官员500余人,率军民工匠30万人,历时十二年,共建成九宫、八观、三十六岩庙等三十三组建筑群,宫观庙宇多达二万余间,以及二十多座亭台,四十多座桥梁,铺筑长达一百多华里的青石古神道,建筑面积达160余万平方米。明代文人描绘为“补秦皇汉武之遗,历朝罕见,张金阙琳宫之胜,寰宇所无。”正反映出武当山古建筑群具有举世无双的建设规模和高超的建筑艺术。

十一、木雕饰金圣旨牌:

该圣旨牌是明永乐11年,皇帝勅喻武当山的圣旨,原存五龙宫,为颁喻道众的禁令圣旨。此圣旨牌做工考究,工艺精湛,据故宫博物院专家朱家溍教授考证,制作此圣旨牌需工序83道。其外形为圆首,红底,边框周设九条龙纹,背面边框装饰阴线团云纹,圣旨内容与纹饰皆由漆金工艺做成,是武当山遗存的明代珍贵文物。

十二、琉璃岔角琉璃隔扇门琉璃裙板

琉璃岔角:多用于照壁壁心四角,均为三角形,主要起装饰作用。

琉璃隔扇门:又名格子门,是指安装在门槛框内的活动性屏障门,行人出入时既可开关,特殊情况下又可灵活装拆。隔扇门由外框、心屉、裙板等组成。

琉璃裙板:为琉璃隔扇门的组成部分。

十三、砖雕走兽、垂兽、戗兽、兽角

砖雕走兽:该柜中砖雕走兽与前面所看的琉璃仙人走兽在功能上是一样的,只是等级较低,因砖雕走兽没上琉璃,只能用于建筑等级较低的房屋上。

垂兽和戗兽:屋顶垂饰的装饰是在尽端安垂兽。整体很薄,仅仅雕出面部类似兽头。屋顶戗脊尽头安戗兽,戗兽式样与垂兽相同。明清时期垂兽和戗兽,都雕刻出完整的兽头,须向后卷,束起如火焰状,头下刻出部分鳞身。

十四、陶瓦、铭文砖、花纹砖、鱼壳瓦

该柜中主要展示的是建筑屋面上的各种式样的陶质瓦件影壁装饰件。

鱼壳瓦是坐放在屋面正脊下面的内装专用瓦件,主要是用来防雨,到清朝以后,该做法已基本消失。

葵形仰钵莲花构件是在明代建筑遗址中的出土之物,上面的浅浮雕仰覆莲花是明代较常用的建筑装饰构件。

铭文砖:该铭文砖为原武当山周府庵所用,砖上的铭文主要记载的是砖的使用地。铭文砖左侧的卷草纹花砖也仅仅是用于装饰建筑表面的。

十五、砖雕束腰、隔扇

束腰是建筑中须弥座的坐中构件,它使须弥座的中腰紧缩直立,突出显眼。束腰的外露面均要雕刻花纹,其式样为多种样式的“椀花结带”。对于较高的束腰,一般在转角处要使用角柱石,此角柱石称为“金刚柱”,而金刚柱的雕刻,有较豪华的玛瑙雕刻以及其它如意花形。

十六、石雕舞神:该石雕舞神原存武当山隐仙岩,头部佚失。该石雕虽然线条简单,雕刻较为简单,但从其舞姿和服饰、脚靴以及隐仙岩的历史综合分析,该石雕舞神应为元朝少数民族舞蹈时情景。

石雕飞天:该石雕飞天原存武当山隐仙岩,头部佚失。雕刻简洁明快、线条润畅、刀工细腻圆润、造型生动、栩栩如生,为石雕中不可多的的珍品,据专家认定,该石雕飞天为唐代实物,对研究武当道教的历史、文化具有很高的价值。

汉白玉石雕构件:此两件汉白玉石雕,均为武当山宫观御敕实物,雕刻手法细腻,做工精良。

十七、铁望柱:望柱是指用于月台周围和桥梁两侧栏板之间的立柱,又称栏杆柱,一般多为石质、木质。该铁望柱也是武当山现存中唯一的金属质地望柱,对研究武当山古代的建筑有着不可多得的实物例证。

抱鼓石:又叫“戗鼓”,是指桥面或台阶两端栏杆尽头的栏板石。一般将石面雕刻成圆鼓形花纹,故又称为抱鼓石。有些抱鼓石做法非常讲究,常雕刻成麒麟、坐龙、狮子、羧猊等,统称为靠山兽或靠山狮子、靠山麒麟等。该抱鼓石除了雕刻有降龙纹外,还刻意雕刻了一头大象,并且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大象的鼻子反卷几圈,为武当山石雕中的珍品。

十八、石雕升降龙照壁盒子

该石雕升降龙照壁盒子原为武当山周府庵前照壁上装饰之物,它和照壁上的岔角是照壁艺术性高低的最主要部位,盒子和岔角的图案题材丰富、花样繁多,有花草、山水、走兽、飞禽、龙凤等。琉璃照壁面是靠着不同的图案,才形成不同的风格。因此,盒子和岔角的雕琢艺术,就成了衡量一座照壁艺术价值高低的最重要标志。该照壁盒子上雕刻着一条升龙和一条降龙,组成了一组二龙戏珠图案,雕刻手法极为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十九、斗栱

斗栱是中国古代大木建筑的结构部件,在柱头之上的斗栱称为柱头科,在柱间额枋上的斗栱为平身科,在屋角柱头之上的斗栱称为角科。这里展示的六组斗栱分别是仿照明代武当山金殿及玉虚宫嘉靖御碑亭的做法按比例制作。斗栱一般使用在高等级的官式建筑中,大体分为外檐斗栱和内檐斗栱。斗栱踩数均为奇数,如三踩、五踩、七踩、九踩、十一踩等。踩数愈多等级愈高。

斗栱在结构上挑出以承重,并将屋檐的荷载经斗栱传递到柱上。它又有一定的装饰作用,从唐到清,斗栱的结构作用越来越小,装饰性越来越强,斗栱的排布由疏到密,由大变小。斗栱是礼制的重要体现,等级森严,同时也是建筑尺度的标准。

二十、石雕托塔力士像

力士为道教护卫神,主刑威,掌杀戮,佛教中也有力士神。这里展示的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唯一的佛教墓塔建筑底座上的四个石雕托塔沙弥力士造像,该墓塔在展旗峰后,是武当山曾有佛、道融合的历史见证。

二十一、雀替

雀替是中国建筑中的特殊名称, 安置于梁或阑额与柱交接处承托梁枋的木构件,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也用在柱间的落挂下,但是为纯装饰性构件,能增加梁头抗剪能力或减少梁枋间的跨距。清代称为雀替,又称为插角或托木、牛腿,安置在梁与柱交点的角落,具有稳定和装饰的功能。雀替从力学上的构件,逐渐发展成美学的构件,就像一对翅膀在柱的上部向两边伸出,一种生动的形式随着柱间框格而改变,轮廓由直线转变为柔和的曲线,由方形变成有趣而更为丰富、更自由的多边形。雀替有龙、凤、仙鹤、鹿、狮子、麒麟、金蟾等各种形式,雕法则有圆雕、浮雕、透雕等。这两个展柜中分别为木雕麒麟和木雕狮子,雕刻精美,技法娴熟,为木雕中的精品。

仙山名人厅

         石雕陈抟坐像

陈抟,字图南,自号扶摇子,生于唐末,五代至宋初(公元870年~988年)著名道士。他先后在武当山玉虚岩、凌虚岩、白云岩、南岩、五龙祠、诵经台等地修道诵经,服气辟谷二十余年,梦感五气龙君传授睡功,得“五雷蛩法”,一觉能睡半月,史称“睡仙”。宋太宗赐其号希夷先生。北宋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在华山莲花峰下以左手支颐坐化,死后容色如生,肢体尚温,时有五色彩云围绕于山谷中,享年118岁。

此造像头戴五梁冠,身着官服,仪态端庄,线条自然流畅、比例准确,面部传神,是武当山遗存的宋代石刻艺术精品之一。陈抟擅长书法,多于行书,泼墨沉厚,雄浑有力,武当山两仪殿殿内存卧“福”、睡“寿”行书二字,即其墨宝。

明嘉靖皇帝御笔“治世玄岳”匾额:明世宗朱厚熜是继明永乐皇帝再次大修武当山的皇帝。他信奉道教,20多年不理朝政,专求长生,尤其推崇武当真武神。于嘉靖三十一年,拨内帑11万两,遣工部太侍郎陆杰等率湖广军民重修武当宫观,勅建石牌坊一座,御书赐额“治世玄岳”。

清康熙皇帝“金光妙相”匾额:玄烨,清朝皇帝,年号康熙,曾为武当山玉虚宫等五宫观题写匾额五块。现仅存“金光妙相”一块悬挂在金顶金殿内。

徐霞客游武当场景:徐霞客,名宏祖,字振之,号霞客,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游家,一生博览图经、地志,专注于旅行。他于明天启三年(1623年)农历四月十一至十五日游览武当山,写了《游太各山日记》,记述所见所闻,影响颇广。这个场景反映的即是徐霞客游武当山时的问道以及道士馈赠榔梅果为其母亲回家祝寿的场景。

金龙、玉壁、山简:出土于武当山紫霄宫附近,是建文元年,朱元璋26子之一湘献王朱柏于上元节正月十五日到武当山紫霄宫福地殿设立罗天大醮时而投放的通神之物,即金龙负山简、玉璧飞天通天通神。山简刻铭“福国裕民,济生渡世。”意欲祈福,但醮事后仅几个月,因建文帝“削藩”,朱柏成为首批削藩的五个藩王之一,朱柏因惧怕建文帝指摘治罪,自焚身亡,成为皇权斗争的牺牲品。

建文帝朝在位仅仅三年,时间很短,因而此阶段有明确年号的文物十分稀少,此三件文物有建文元年铭文,极为珍贵。建文帝因削藩之因,被他叔叔燕王朱棣,也就是入继大统后的永乐皇帝,以“清君侧”之名发动“靖难之役”攻入南京而坐镇天下。建文帝也不知所终,至今仍是个谜。

道教造像厅

    柜一:

铜铸鎏金北斗九曜星君站像:道教尊崇的星君神系,星宿名。天有九曜:一日曜,二月曜,三火曜,四水曜,五木曜,六金曜,七土曜,八罗候,九计都。此九者因照曜世间,故名九曜。九曜九年循环,古人多以人命吉凶视之,认为其会影响人生祸福。据《北斗本生经》记载:古代有一周御王,圣德无边,其一爱妃紫光夫人,明哲慈惠。夫人发下大愿,要为国王生下圣子,辅佐乾坤。一年春天,夫人在金莲花温玉池洗澡,忽有所感,生莲花九苞,应是开花,化生九子。两长子一为天皇大帝,一为紫微大帝,七幼子为北斗七星。该王妃即为道教所供奉的姥姆神。

这九尊星君塑造的体态,神情、衣甲、姿势各异,可以说个个传神,每尊威武,全部通体鎏金,是明皇室敕喻铸造安奉武当山宫观而遗存的艺术造像精品。

柜二

斗姆坐像斗姆,道教尊奉的星斗神系主神,简称“斗姆”。斗姆原为龙汉年间周御王爱妃,号“紫光夫人”,她先后为御王生有九子,前二子分别为天皇大帝和紫微大帝,后七子为北斗七星。斗姆心地慈爱,人们无论贫富贵贱,只要诚心礼拜,口念斗姆名号,就能消灾去祸,延年益寿。其造型为六臂,盘坐于莲花座上,两手执法器、两手合掌、两手掐节,面部慈祥,和蔼可亲,这种造型颇似佛教千手观音。斗姆神也是佛道相互交融的实物例证。

慈航道人:元始天尊门下,原为男身,后演变为女身,即佛教中的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实际上就是慈航道人的化身,所以道教敬慈航,佛教敬观音。因其一生以普度众生为宗旨,逢灾救灾,逢难化难,走到那里都是劝善积德,所以人人皆敬观音。

裸展及部分展柜

灵官造像灵官是道教中的护法之神,能济世助人。有九地灵官、十天灵官、水府灵官等名号,后来又出现了五百灵官。五百灵官是根据真武大帝入武当山修道传说而得来,其父净乐国王遣将率五百兵赴武当山寻找,欲请真武太子回国,后这五百兵丁也修道不返,修成道果之后便成了五百灵官。那率领兵丁的五位将官亦成道果,被称为五显灵官,也称为“灵官大圣华光五大元帅”。

灵官和星君都是道教中信仰最普遍的小神,地位较低。他们又往往被称为元帅、天君或天将。其司职既有分工,又不十分明晰,所以道教中的这部分神,除了一些比较显赫的之外,大多十分杂乱。

       独立柜

真武大帝

在道教展厅中,共展出了十三尊各种形像、姿态各一、年龄不等的真武铜像。武当山因是真武祖师的祖庭,故凡各宫观,均将真武祖师供为主神。

真武大帝,亦称玄武大帝、玄天上帝,为镇守北方之神。因避宋太祖的祖父赵玄朗名讳,改玄武为真武。玄武原为龟蛇合体,东汉末期道教诞生后,奉祀为玄武神。武当山为真武祖师得道成仙飞升之处,真武祖师也是武当道教供奉的主神,武当山各宫观庵堂均供奉有各种质地、不同年龄、不同服饰、大小各异的真武神像。到了明永乐年间,尊崇最盛,成为武当道教的一大特色。武当山现存各类真武神像数以百计,很多均为从工部铸就运来,造型比例准确、协调、形象生动。

真武大帝是中国道教中极为重要和极为特殊的神,同时又是传说中在武当山修炼成真的玄天上帝,玄武神的崇拜非常早,原为四神之一的龟蛇合体形象,西晋时已有奉祀玄武神的庙观,经千百年的传播衍进逐渐形成了具有完整身世及成长、修炼、得道、受封的真武故事,真武神像也有了公认的、标准的形象,即身材魁伟,容颜慈祥、仪态端庄、披发跣足。

真武大帝神像有多种服饰、仪态,有的身穿帝服,有的身披铠甲,其他或身着道袍修炼读书或履龟蛇仗剑巡察,但真武的形象,大多比较一致,这是因为有了规范真武形象的记载:“玄武为凡人时,身为九尺,面如满月,龙眉凤目,绀发美髯,颜如冰清,头顶九气玉冠,身披松萝之服。

玉雕真武坐像:内着圆领内衣,外罩直领长衫,满头披发丝丝清晰,双手置于丹田掐节,双盘而坐,脸部神情凝重,整个形态修真内炼,入境十分传神。其雕琢技法娴熟、精湛,是元代的玉雕精品,亦是武当山藏存的元代珍贵文物。

真武太子读书坐像:宋、元、明以来真武信仰的神话传说日益丰富。道经说,真武乃元始化身,后投胎净乐国王后善胜夫人,降生为太子,年15舍弃太子继位之念离父母赴武当山修道,功成正果。此尊造像即是以道经说,塑造的太子读经悟道。

戎装真武:戎装武姿青年造像。手握利剑(兵器已残),俨然一幅降魔除妖的战神形象。这两尊造像的铠甲文饰与线条十分复杂,有凸起与下凹的参差,这在制模、翻模工艺中也就十分复杂,肘部袍袖飞舞,肩部、腰部战带飘逸跃动,与坐姿形成动静结合。其中这一尊还通体饰以漆金,从形态传神、工艺复杂、制作精细来看,显然这是明代皇室敕奉武当山的艺术造像。

这尊真武坐像,属中年造像,须髯垂胸,身着龙袍,座下一水火龟蛇,右手抚膝,左手托膝掐节,是明中晚期万历年间的造像作品。

这尊有背龛的真武坐像,背龛表现有自猿献桃,侍童,神龛造像等内容是万历年间的民间信团供奉。

关天君造像:这五尊造像是不同仪态的关天君造像,亦称关帝,即东汉末年蜀将,姓关名羽,字云长。东汉献帝授以汉寿亭侯,自汉以降历代封建统治者将其视作“忠义”的化身,名位越抬越高,由侯而王,旋而晋帝。在唐代,关羽被列为古今六十名将之一;宋代被冠以“武圣”;宋徽宗时封“义勇武安王”;元文宗时封“壮缪义勇武安显灵英济王”;明神宗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把关羽庙称为武庙,与孔子文庙并列。武当山关帝庙即是明万历皇帝为其封帝后专建设庙。道教乃多神崇拜教,关羽被尊奉为真武的护法神之一,六大帅之列。关羽在民间还被尊崇为武财神。

赵公明站像:赵公明,亦称“赵公元帅”,道教主要将其作为武财神来供奉,但他同时又是道教的护法神。由于赵公明生的黑面浓须,头戴铁盔,手执铁鞭,坐骑黑虎,故又称其为“黑虎赵玄坛”。

圣公圣母:真武的父母,原为静乐国国王和皇后,武当山的父母殿内供奉,显现的是主要是孝道文化。

太乙救苦天尊:道教这尊救苦天尊,亦是救苦救难。坐骑是狮子,这与释教的普贤菩萨造型相类,但加进了道教的内容:戴的不是菩萨冠,而是束发道冠;穿的不是菩萨直领璎珞佩饰服,而是道袍。这些都表现出道教信仰是多神信仰。道教文化既能吸纳外来文化,还能将其衍化发展成本土文化的特色。

这件救苦天尊,是武当山道教造像文化中的精品之一。侧盘坐于莲花坛上,衣纹舒放,和蔼可亲,面容慈祥。若舍去神仙的名称与光环,就是一个地道的住持道长。就是这位慈祥的道长却在外“云游了”将近半个世纪于1987年才原神归庙,回到武当。事由是1938年国民党第五战区炮兵十六团,驻进武当山,将太子坡以下各宫观铜制像器大部拆运至陕西汉中,欲毁制炮弹,由于战事原因,这批造像由汉中又辗转至陕西安康。后几经周折返回武当。

周公、桃花:周公、桃花又称为金童、玉女,与执旗、捧剑一起均为真武祖师的侍从,在道教神系中,它们的级别虽然不高,但角色非常重要。据《真武本传妙经》记载,周公、桃花分管威仪,记录三界善恶。

龙神:传说中统领水族的王,掌管兴云降雨。龙神按方位分为“五帝龙王”,以海洋又分为“四海龙王”。唐玄宗时,诏祠龙池,设坛官致祭,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龙之制。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诏天下五龙皆封王爵。封青龙神为广仁王,赤龙神为嘉泽王,黄龙神为孚应王,白龙神为义济王,黑龙神为灵泽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运河龙神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祭祀。在西游记》中,龙王分别是:东海敖广、西海敖钦、南海敖润、北海敖顺,称为四海龙王


乌鸦神:传说真武太子初入武当时,由乌鸦引路,黑虎巡山;修炼时,由乌鸦报晓,黑虎护山。太子在得到成仙封帝后,封黑虎为元帅,乌鸦为神。原在乌鸦岭还专门刺建有乌鸦庙,塑乌鸦神像奉祀。直到现在,乌鸦仍被称为神鸟。每年香客信士到武当进香必要带玉米、小麦等谷物抛洒空中,喂食乌鸦。

九天玄女:九天玄女亦称玄女、九天娘娘。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后为道教所信仰,成为神系中仅次于西王母的女神,黄帝之师。《皇帝内传》记:“帝与蚩尤战不胜,玄女为帝制夔牛鼓八十面,遂破蚩尤。”这实际上是以原始社会氏族部落之兼并战争与神仙结合为一体的传说故事,是祖先崇拜与神仙崇拜的神化在道教里的反映。这组九天娘娘与侍奉仙女造像是武当山遗存的一组宋代造像,形体修长,项饰,衣饰,面庞形态多是宋代遗风,是武当山遗存的宋代铜铸造像精品。

雷神:

雷神又称雷公或雷师,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雷之神,道教奉为施行雷法的役使神。传说雷公和电母是一对夫妻。雷公名始见《楚辞》,因雷为天庭阳气,故称“公”。传说最初为兽型,或似鬼,或似猪,而以猴形居多; 后状若力士,坦胸露腹,背插双翅,额生三目,脸赤色猴状,足如鹰,左手执楔,右手持锥,呈欲击状,神旁悬挂数鼓,击鼓即为轰雷。能辨人间善恶,代天执法,击杀有罪之人,主持正义。

五显灵官:五显官是五百灵官的五位统帅,也称大圣华光五大灵官。道教供奉灵官的殿堂是灵官殿。灵官在道教神像中有几种:一种是天府中的小神与仙曹并称,另有十天灵官,九地灵官,水府灵官,第二种是五百灵官,第三种即是五显灵官,第四种是王灵官,王灵官是道观守护神,相当于佛寺中的韦驮神尊。

老子传道组像: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国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人,又称老聃。在传说中,老子一生下来时,就具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后来称为老子。相传生活在春秋时期。老子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学于老子。在道教中,老子是一个很主要的神仙,被称为太上老君,尊为道祖。从《列仙传》开始,把老子列为神仙。东汉时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圣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为一,视老子为化生天地的神灵,成为了道教创世说的雏形。而在汉桓帝时,汉桓帝更是亲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为仙道之祖。

这组造像原属贴金木雕群体像,是武当山存留完好的一组。老子讲道、传道,弟子闻道、学道,弟子们均伫立端庄,神请凝重,犹如一幅立体的传道、闻道图。其脚下的腾云图案更是精美绝伦,足见雕刻工艺之精湛。

 道教简史厅

 老子骑牛:《史记•老子列传》载,老子见周朝衰败,遂离周西去,至函谷关,神关令尹喜所留,请老子著书,遂有五千言道德经《老子》问世。

莲花双耳双环宝瓶:这对莲花宝瓶,古朴修长、厚重,瓶口部饰以莲花纹,颈部螭首衔环。座六角型,束颈处铸铭文:“借养法中王,金枝玉叶长”。这两对瓶是皇室敕奉武当宫观的摆件礼供器。

寿龛:道教葬具。道土羽化后,安葬方法有两种:一种为坐缸,亦称“寿龛”,缸为陶瓷,外饰各种图案,表面施釉,将死者以盘坐姿式装入缸内,而后密封缸盖,挖坑放入,再封上堆成坟山,以条石砌成坟圈,有身份的道士再以砖石建塔、立碑;另一种安葬方法,用棺材装尸,葬法与前同,而一般道众羽化后,则与当地民间葬法相同。

莲花灯:这对莲花灯制作考究,灯盘六边形镂空,下层四足矩形镂空,盘心置一蜡台座以供上蜡,以莲藕、莲花装饰,挂钩下方饰一镂空泉纹太极球,悬挂于宫观极富宗教韵味与祥瑞气息,该灯亦属供器之列。

三足鼎:这是一件三足鼎炉,蹄形足。造型是由古代的鼎演变而来。鼎是古代的盛食器与礼器,有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之礼制。但鼎在道教器物中的演化已成为鼎炉,是道教五供之一的焚香之炉,是明皇室御赐给武当山宫观的供器。

宝瓶、烛台:宝瓶、烛台均为道教供器,安放于宫观神仙供桌之上。

武当山玄天上帝圣牌:为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御制敕奉武当山南岩宫。圣牌瓷质釉色为五色,以黄绿蓝为主色,素雅大气,称“素三色”。圣牌以透雕、镂雕、浮雕三种工艺同牌表现,更显玲珑剔透。整座圣牌由七件组成:上部五件、底座二件。底座呈束腰须弥座形。圣牌下部饰两风一日,双风逐日展翅翱翔云天,中间牌位蓝地白字,楷书“武当山玄天上帝圣牌”九字,属明代“台阁体”端庄典雅,两侧共饰四条腾龙于瑞云之中,上部一件做如意纹形,饰以坐龙,犹如“玄”字,形成五龙捧圣,寓意真武修真于南岩宫,在南岩宫飞升台五龙捧圣飞升。该圣牌艺术价值极高,是明皇室敕喻景德镇官窑为皇室尊奉武当山玄天上帝专烧的上乘之品、国宝级珍贵文物。

花觚是仿青铜器造型的一种陈设,始于元代,主要流行于明嘉靖、万历至清乾隆时期。早期的花觚除了陈设之外,民间多用于插花,布置厅堂。早期人们通常把花觚描述为“尊”。经过明嘉靖、万历两朝的发展,花觚的造型也更加多样化。花觚造型隽秀,端庄大方,线条变化十分丰富。装饰题材有人物故事、民间传说、缠枝花卉或是花鸟等。花觚的时代特征十分明显,明代的花觚主要为三段式,上面是喇叭口,中间是鼓腹,下部是凤尾,器型古朴典雅。

青花炉,即是江西信士专做奉于武当山朝阳洞纯阳帝君(也就是道教尊奉的八仙之一吕洞宾)座前的供器上的香炉。

武当香俗厅

       武当山真武道场,自宋以降日趋兴旺,经元至明,民间真武崇拜的宗教信仰也愈来愈盛。尤其是明代,因明皇室的大力推崇,使民间真武崇拜,朝山进香的民俗活动遍及我国大江南北、黄河上下,北到河南、陕西、山西,西到四川、云南腹地数省湖北、湖南、江西亦是朝山习俗绵延不断。江南的江浙一带更是年年朝山不绝,庞大的朝山进香船队,齐聚无锡,沿长江、江水扬船而上,组成庞大的朝山进香会团。从武当山遗存的部分造像铭文、供器铭文、法器铭文来看,皆为来自以上有关各省香会团或香客所献。而来武当山朝山进香的民风习俗也一直沿袭至今。

朝山泥塑

这里展示的即是明代朝山进香时的热闹情景,明代大修武当真武道场,封武当山为“大岳”、“玄岳”,使武当地位高于五岳三山,促进民间进香活动的更大发展,史料记述为“十方香火愈益炽盛,而岁时谒礼焚修之众无问男女士方,骈肩摩踵,唆唆来归。”是说武当山香火很旺盛,每岁来拜谒焚香之众,肩擦着肩,脚跟跟脚跟的跻在朝山进香的来去途中,即是对当时武当山进香活动的生动描述。

五百灵官:道教神系中有五百灵官。以王灵官居首,执鞭着铠,十分威武。奉于山门前殿,犹如佛教的韦陀天尊执杵于山门前殿,均属于护法神。在真武传说中,真武乃净乐国太子,因舍弃王位到武当山修真,父王遣臣率五百兵将到武当寻访太子,他们后来留山与太子一起修真悟道,成为真武的护法神——五百灵官。在武当山五百灵官的造像,亦是多种多样,质地上有铜铸、铁铸、木雕着彩,浅浮雕石刻等,服饰上也有文武之别,有着铠甲的灵官,有着官袍的灵官,这里陈展的是一组神态各异的木雕文仪灵官。

在五百灵官之前便是灵官之首王灵官。王灵官亦称“灵官王元帅”,为道教护法神。相传本名王善,宋时人,为人正直,曾从蜀人萨守坚受道符秘法,被玉皇大帝封为“先天主将”,司天上、人间纠察之职,所以道教将其像塑于山门之内,镇守宫观。其赤面髯须,身披金甲红袍,三目怒视,左持风火轮,右举钢鞭,形象威武勇猛,令人生畏。

香客供品:这是民间真武崇拜朝山进香进献给真武大帝的神冠,瓷烧寿桃,这是朝山进香的令旗、万民伞。尤其是万民伞最具真武崇拜民俗画卷,一家一户的功德者姓名制成名签重重叠叠组成锦幢,挂于万民伞上一周,它象征华盖,即把人的运气好叫“交华盖运”,亦象征福被群生,即福兆群生的意思。

锁口剑:古代香客、信士为需求大愿,在到武当朝山进香之前,沐浴更衣,然后用锁口剑刺穿腮部,一直到武当山拜见真武祖师后方取下该锁口剑,然后用祖师座前香灰涂抹便完好如初。这种朝山许愿方式,一般是为父母久病不愈朝山进香许大愿时祈祷父母早日康复的一种孝行。此祭祀在九十年代仍然可见。

武术养生厅

       武当武术是中国武术一大名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门派众多、内容丰富、精深奥妙、内蕴无穷。摄养生之精髓,集技击之大成。我国武林有“南尊武当、北崇少林”之赞誉。武当武术以内家功夫名扬天下,成为我国最有影响的拳派之一,是我国武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被国务院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特别是自元末明初以来,武当高道张三丰在武当山修练多年,将道教内丹术导引术等修炼法门与技击相结合,创立武当山内家拳法,他穷其毕生之力,潜心钻研、阐化和发展,使武当武术日臻完善,声名远播。

张三丰组像:这组塑像居中者即是武当高真道人张三丰,他不仅是修行成真高道,亦是武当内家拳创立与集大成者。《道统源流》载:“张三丰,名君宝,字玄玄,元季辽东懿洲人,好道善剑。”《逍遥墟经·卷二》说:“张三丰,辽东懿洲人……手持刀尺,一笠一衲,寒暑御之……。洪武初,至太和山修炼,结庵于玉虚宫,庵前古木五株,尝栖其下,久则猛兽不距,鸷鸟不搏,人益异之。”据传,他在武当山修道期间,曾见一蛇鹊相斗,蛇蟠曲于地,探身引而不发,以静待动,每当飞鹊俯冲啄击,蛇乃摇首轻身闪避,二物争斗,历久不止。三丰道人由此悟通玄机。他根据阴阳变化原理,结合蛇鹊争斗之体态感悟,创立了以静制动,以柔克刚,“行如蛇、动如羽”的武当太极拳。明朝皇帝仰慕其名,从太祖朱元璋到成祖朱棣曾多次遣使奉书召见,张三丰却一直避而不见,隐于深山道门之中,琢磨太极阴阳之奥蕴,静观龟鹤之动态,探其养生长寿之源,将其理法融入拳法之中。在完成武当山内家拳法承传之后,张三丰无声无息地离开了武当山云游各地。明皇朝屡召不见,于是在武当山修建了九宫之一的迂真宫,意欲以此宫能与真人张三丰结缘相遇。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明英宗御敕建像一组,其冶铸质地、雕塑艺术及工艺之精尖与金殿内真武组像有异曲同工之妙,均属明代艺术精品,是武当山存留的国宝级文物。

武当太极十三势

武当内家拳具有鲜明的道教文化特征,是武术与养生巧妙结合的杰作。主旨在修真养性,祛病强身。身心训练巧妙结合的特殊运动形式,具有内养外炼特征与强身健体功能。

武当武术拳理,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沃土,吸收了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太极、阴阳、五行、八卦等道行变化、相生相克之原理,讲究虚实互用,刚柔相济,阴阳和谐,因时变势。外练眼、身、手、腰、步;内练胆、速、虚、劲、力,做到形、神、意完美的高度统一。因此拳法名称即与道家学说紧密结合,如太极拳、八卦拳、太乙五行拳、乾坤混元拳、八卦剑等。而太极、八卦、五行、阴阳等内容,又恰恰是古代道家思想中最基本的内涵和蕴存,朴素辩证法的精华部分。

武当道教拳法注重内外兼修养生全形,清静无为,不争退让。以清为本,兼爱和平,反对心险好斗,争上论下。武当武术的技击性,采用借力打力,非困不发,四两拨千金的科学原理。在拳法中寓以“防即是攻”、“后发先至,犯者立仆”这即是内家拳拳理所在。道家“三玄”(《易经》、《老子》《庄子》合称“三玄”)学说是武当武术的理论根系,是道教文化的基本经典。内家功夫口诀中,常常显露出“三玄”理论的影响。老子所言“柔弱”、“无为”指的是坚韧不露,是一种蓄势,外柔而藏于刚,无为而无不为,这正是内家拳的深蕴本质。

木雕裸人

道教和世界上其它宗教的显著不同是,道家坚信,人是可以通过正确的修练方法“得道成仙”从而获得肉体的永生。在这种信念的指导下,他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长生方法”的探索。道家认为,生命的本质是“精”、“气”、“神”。而长生的关键是:“练精化气,练气归神”,并化生了形形式式的不同流派,其中也产生了道家“内丹阴阳双修派”。修练“内丹”是道教修行的重要步骤,只有“内丹”练成才有可能“丹成成仙”,而“内丹”的修练方法也出现了二个完全相反的流派:“清修派”和“双修派”。

“清修派”认为,必须根除欲念,断绝女色,然后才能清心寡欲、静心练“丹”,而“双修派”则反其道而行之。即:“采阴补阳”。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阴阳平衡”,利于“内丹”的早日“练成”,神秘的道家“房中术”就这样诞生了。

这里陈展的武当山收藏的两男、两女不同年龄结构的木雕裸体像,其造型通常罕见。在考古中,出土有西汉时期的木雕男性裸体木佣。对这几件裸体木雕,专业人士认为,这类木雕裸体像可能与道医针灸穴位、推拿、按摩有关。也有学者认为,道教裸体神是武当内家功夫习练、演示所用。

药钳:古有“十道九医”之说,此为武当古代道士炼制药物时所用器械。

关公大刀:该刀为关公随身军械,原存武当山关帝庙。

灵芝灵芝是中国中医药宝库中的珍品,素有“仙草”之誉。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吉祥、富贵、美好、长寿的象征,有“仙草”、“瑞草”之称,中华传统医学长期以来一直视为滋补强壮、固本扶正的珍贵中草药。民间传说灵芝有起死回生、长生不老之功效。

八宝紫金锭中国古代素有“十道九医”之说,武当道人也不例外,至今仍流传下多种珍贵独制药物,八宝紫金锭便是其中的一种。它由多种珍贵药材配制而成,对治疗幼儿发烧、痉挛非常有效。


宫观道乐厅

 展柜一:

该柜中展示的是《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湖北卷》采录道教音乐编写出版的《中国武当山道教音乐》一书。道教法事音乐用的木鱼、磬。

明代武当山道教音乐独树一帜,与朝廷祭祀天地之礼关系密切。洪武十五年(1382年)武当山五龙宫住持丘玄清被明太祖破格提拔为太常寺卿,掌管朝廷各种祭祀礼乐活动,丘玄清自幼出家,学经明理,精通韵律,由他训练出来的皇家乐队演奏水平高、韵律典雅。此后,负责祭祀赞礼者多为太常寺道官,奏乐者为神乐观乐舞生道士。这样道乐和宫廷音乐必然形成旋律的交融与渗透,也就使得朝廷雅乐与道教宫观音乐有了不解之缘。

明成祖永乐皇帝钦选在京师神乐观供职的乐舞生张道贤任武当山玄天玉虚宫提点,训练道童演奏道乐。皇帝将一个普通乐舞生钦诏为六品提点,两代皇帝一是从武当山道宫选拔音乐人才到中央礼乐府任官,一是从中央神乐观抽调乐到武当山任道乐官,足见明皇室对武当道教乐舞之恩宠和重视。当时武当道观由朝廷供养的乐舞生已有四百余人,是朝廷从全国各大名山钦选荟萃于武当山的精华乐道,分派到武当山各大宫观,其音乐人才之众,可以想见。每个宫观能执乐的乐师高工都在十几人以上,均能独立演奏道乐进行法事活动。

明朝皇廷经常钦降乐器金钟,玉磬等给武当山宫观。这件磬就是明永乐十三年勅建大岳太和山五龙宫时的皇室御赐礼乐器。在金顶的两座铜亭吊挂的金钟,玉磬即是明嘉靖皇帝御赐乐器。永乐皇帝还作《大明御制玄教乐章》进行规制培训演奏。明永乐朝以降200余年间,武当山宫观道乐每年都要为朝廷举办一些不同内容的大型科仪礼乐活动。

木鱼:打击乐器,原为佛教“梵吹”(宗教歌曲)的伴奏乐器,亦为法器之一。木鱼呈团鱼形,腹部中空,头部正中开口,尾部盘绕,其状昂首缩尾,背部(敲击部位)呈斜坡形,两侧三角形,底部椭圆;木制棰,棰头橄榄形。

在民族乐队中,备有音高不同、数量不等的成套木鱼,按五声、七声音阶或十二平均律排列组合,常用于轻快活泼的乐曲中,有时可独奏简短的乐句,或用来模仿马蹄声的音响效果。木鱼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但是有记载的历史却比较晚。这种特殊的器物,并非只在寺庙中才能够见到。早在明清时期,木鱼就已经用于宫廷音乐、昆曲以及民间音乐的演奏。

如意铁磬:如意一般为玉、木、骨制成。形状略曲如“心”字,有三点:首尾两端作云形或芝形,中央一点圆形。象征“道化三清”之意。磬为击奏乐器,质地多为玉质,最早用于先民的乐舞活动,后来用于历代帝王、上层统治者的殿堂宴享、宗宙祭祀、朝聘礼仪活动中的乐队演奏,成为象征其身份地位的“礼器”。唐宋以后新乐兴起,磬仅用于祭祀仪式的雅乐乐队。


展柜二:

磬:磬是中国古代乐器之一,它起源很早,发展到秦更趋完善。在中国特殊的文化传统中,它不但是乐器,同时也与政治礼制联系在一起,形成一套礼乐文化。在道教祭祀活动中,击磬即为通知神灵,使人、神心灵感应。

法衣是方丈、高功、经师在作道场、升坛诵经时所穿的法服。常作对襟,有宽镶边,多为紫红色,绣有龙、云鹤、八卦、八宝等纹饰。

铛:又称“单音”、“铜鼓”等,俗称“铛子”。是用小铜锣固定在长柄的木框上,用拨子敲打出声。如果是十面小锣固定于同一木架,安上长柄,则称“云锣”或“云璈”。

    :亦名“铜盘”。一般为铜制。形状是中央隆起的圆片,在其隆起部位系有红布条。有大小之别:大的称为“饶钹”、“闹钹”或“大钹”,小的称为”钗”或“钗子”。击打时双手各持一片的布条,合击发声,也有的把一片置于圆形的凹状布垫上面,用另一片去击打。在道场上,通常和铛子配合使用。

    铃:又名“三清铃”、“摇铃”、“帝钟”、“法钟”、“法铃”等。一般为铜制,有柄,铃内有舌,摇动发声。柄的上端为“山”字形,象征道教信奉的三清尊神。道教认为,法铃具有降神、除魔的作用。在道场上使用时,须以单手持之,向一边有节奏地摇动。

二胡:二胡又名胡琴,始于唐朝,乐器的一种,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琴”,在道教音乐演奏中,二胡与笙、笛都是主要的乐器。

笙:笙是中国非常古老的簧管乐器,殷代(公元前1401--前1122年)的甲骨文中已有“和”(小笙)的名称。春秋战国时期,笙已非常流行,它与竽并存,在当时不仅是为声乐伴奏的主要乐器,而且也有合奏、独奏的形式。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竽、笙仍并存应用,但竽一般只用于雅乐,逐渐失去在历史上的重经作用,而笙却被广泛采用。早期的笙为竹制,后来改为铜制。明清时期,民间流传的笙有方、圆、大、小各种不同的笙的形制。笙的音色明亮甜美,高音清脆透明,中音柔和丰满,低音浑厚低沉,音量较大,而且在中国传统吹管乐器中,也是唯一能够吹出和声的乐器。在和其它乐器合奏的时候,能起到调和乐队音色、丰富乐队音响的作用。

笛:笛子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吹奏乐器,因为是用天然竹材制成,所以也称为"竹笛"。笛子虽然短小简单,但它却有七千年的历史。在民族乐演奏中笛子也是不可缺少的乐器。笛子的表现力非常丰富,它既能演奏悠长、高亢的旋律,又能表现辽阔、宽广的情调,同时也可以奏出欢快华丽的舞曲和婉转优美的小调。

箫:箫也称为洞箫,是中国古老的气鸣乐器。早在几千年前,箫就在中国民间流传了。关于它的来历,要从排箫说起。排箫在几千年前刚形成的时候,它就被称为箫。后来人们在吹排箫的过程中,发现在一支管子上开出距离不等的孔,也能吹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于是箫逐渐由多管组成的排箫,演变为单管数孔的洞箫。

今天的箫在汉代就有了,但当时被称为“羌笛”,羌笛原为居住在四川、甘肃一带的羌族人民的乐器,公元前1世纪时流传到黄河流域,经过发展,逐渐演变成六孔,和今天的箫非常相似。

箫的构造比较简单,形状和笛子非常相像。它一般用紫竹、黄枯竹或者白竹制作,管身比笛子稍长一点,顶端用竹节封口,封口的边缘上开有一个吹孔,管身正面还有五个音孔,背面靠上的部位还有一个音孔,另外,管身下端的背部还有三到四个出音孔和助音孔,用来调整音准,美化音色和增大音量。

箫的音色柔和、典雅,低音区发音深沉,弱奏时很有特色;中音区音色圆润、优美。箫的演奏技巧基本上和笛子相同,但它的灵活程度远不如笛子,不宜表现快捷花哨的内容,只适合于吹奏悠长细腻、恬静抒情的曲调,多用来表现大自然的美景和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箫的表现力很丰富,它可以用于独奏、重奏和合奏,还用于江南丝竹、福建南音、广东音乐等民间器乐乐种里,另外它还用于一些地方戏曲的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