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延天柱峰环绕,周长345米,墙基厚2.4米,墙厚1.8米,城墙高处达10米,用条石依岩砌筑,每块条石重达500多千克,按中国天堂的模式建有东、南、西、北四座石雕仿木结构的城楼象征天门。该石雕建筑在悬崖徒壁之上,设计巧妙,施工难度大,是明代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紫金城



武当仙山藏密码  千年建筑露玄机

(赵本新)

 

仙气飘渺天柱峰

在很久以前,天地混沌,阴阳初开,宇宙给大地开了一个玩笑,在它运动的时候,使中国的中部隆起了一座奇异的山,它的外形象一束熊熊燃烧的火焰,经过数亿年沧海桑田的变迁(据地质学家考察认定为18亿年),山形地貌却一直没有改变,似乎内燃充裕,始终保持着它燃烧旺盛的态势。后来人们又惊诧地发现了它的神奇,“大顶居中,众山来宗”主峰天柱峰“一柱擎天”周遭山势纷纷倾于其中,若“万山来朝”之势,形成了“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的景象,似乎它就是苍穹上空的天宫神仙,特意在大地专门开辟了一个众神会聚的阆苑胜境。它分明就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其地理环境优美、风光迤逦、山水涟漪、四季花语鸟香,气候宜人,是人们向往的仙境圣地。人们欣赏自然,崇尚自然,于是就开始关注这四季分明,生态和谐,适于人居的地方,由于大自然的和谐,先民们就给它取名为“太和山”!

 

 

武当题刻

也就是这座山,从地域上看,它和全世界文化发源地一样,地处在神秘的北纬30°一线,千古谜踪、奇观绝景,频频发生发生着许多陆离怪异之事,除大自然神工鬼斧造就了许多奇妙的自然景观外,又存在着多种令人难解的神秘和怪异现象。然而,正是这些饱含着地球文明资讯的现象,让很多人都处于极度兴奋的梦幻之中。如世界几大文明的河流,埃及的尼罗河、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中国的长江、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也均是在这一纬度线。更加令人神秘难测的是,这条纬线又是世界上许多令人难解的自然及文明之谜的所在地。更让无数个世纪的人类叹为观止的有远古玛雅文明遗址、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百莫大、中国湖北的原始森林神农架、仙山琼阁武当山等,这些令人惊讶不已的古建筑和令人费解的神秘之地均汇聚于此线,不能不叫人感到异常的蹊跷和惊梦。古之武当不仅文化悠久,而且众多奇迹在此诞生,有多少人为之动容,试图探出究竟,然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哪里知道它暗藏着许多难以被破译的文化密码!仙家却认为国家要稳定天下必须稳定中原,稳定中原必须稳定被世人誉为“天下之脊”的武当山,古有“武当兴衰定天下”之说。武当是“朝秦暮楚”之地,历史上有“南船北马、川陕咽喉、四省通衢”之称,其地势险要,是出入陕、川、豫等省的重要隘口,是历代兵家必争之重地,有很多战事均与武当有关,“武当会盟”“丹淅之会”等战役,史载:“十一年(韩宣惠王),与秦共攻楚,败楚将屈丐,斩首八万于丹阳”这就是古代在武当地区最著名的一场军事大战役。“楚国发迹”也是从武当起家,由此逐步向中原深处扩展,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武当又是人类发祥地之一,孟子在孟子》中提及的“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即在武当山下的“沧浪绿水”处,屈原放逐时曾在此与渔父对话留下了不朽的诗篇《渔父》;1975年在武当山下郧县龙骨洞发现古猿人牙齿化石,被命名为“郧县亚种”,比北京人早约50万年;19761977年郧西县神雾岭的白龙洞发现了古猿人化石,被称为“郧西猿人”,与北京人时间大约相同;19891990年在郧县的曲远河口弥陀寺出土“南方古猿”和远古人类“郧县人”头盖骨化石,据测定据今240万年,这在我国和亚洲均属首次,被列为1989年世界十大文化成就。这一发现,修正了人类“起源于非洲,迁徙扩展到其它大陆”的推断,远古文化遗址还有郧县青龙山白垩纪恐龙蛋化石群遗址,以及原始文化遗址,尤其在梅铺镇发现的恐龙骨架和恐龙蛋化石同出一地,实属罕见,对于研究人类的起源和远古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充分说明了武当地区是人类早期发祥地之一。更为神奇的是在仙山武当之上,古有尹喜、尹轨、阴长生、戴孟等一大批隐士神仙,将武当山誉为“神仙窟”和“玄武升仙”等脍炙人口的故事,以及“历代建筑”等文化遗存至今被称为“天下奇观”!这个“天地宝藏,振古逮今”的武当山,曾经让无数个世纪人类所关注。北宋著名文学家李廌(zhi)参访武当后感叹道:“余观此山,去天咫尺”其实,这座仙山最初还是被仙家发现,太和山竟是一座通往天宫的龙脉通道,成为仙家修炼的首选之地,以为是上天安排,注定它就是一块风水宝地。古人以“河”定南北,这座山在河之南,故又为“南山”、“南顶”。南方属火,而武当外形状也恰如火焰。汉代人将它称谓“博山(其状若火焰)”道家讲究阴阳五行,南方属火,又与山形相合,火盛极,神镇之,须请一位德高望重的镇山之神来平衡、调节。考究“四方神”之一的玄武为水神,“水火相济”可以平衡一切,所以道家又特地从北方将玄武神调动到南方武当坐镇,这叫“阴阳和合”、“阴阳相济”、“阴阳平衡”之说。古代盛传:此山“非玄武不足以当之”大意就是这座山只有玄武神能坐镇此山,其他神是没有办法抵御的。故此,更“太和”为“武当”之名,从此,这座山就沿用“武当”之名再也没有改变。

 

古太极图

 

仙都漫雾

 

唐代,武当山已经成为天下七十二福地之一,名列第九。所谓“福地”有多种,纵观全山地貌为龙凤之地,古人讲究有“龙凤呈祥,福寿绵长”之说,也正是皇家所最求的那种福地。山前有汉水环抱,面有广袤的中原大地,后有秦岭山脉作天然屏障,地理环境优越,四季分明,山高林密,气候干而不燥,润而不湿,冬暖夏凉,神灵显应,无论是道家还是仙家,武当正是他们所寻觅的最佳养身之圣地,影响至深。唐初天下大旱数月之久,皇帝下令在全国名山大川祷雨,均未如愿,后来李世民得知武当不仅是“神仙窟宅”又是“水神之府”就立即委派均州节度使姚简到武当山祈雨成功,天下普降甘露,缓解了旱情,李世民大喜,随后敕建“五龙祠”开创武当山皇家建庙之先河,自此皇帝敕御建庙一发而不可收拾,宋代帝王再次掀起建庙之风,嘉封玄武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真君”封龙神为“大顶广润龙王”等神祀,并用布告和石刻的形式“昭然天下”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赐“灵应观”额等,修葺前朝庙堂,至使武当宫观庙宇已“构筑千间大厦”;元代旱、涝、雾、雪等并进,帝王令道士屡祷屡应,武当仙山圣地不仅让皇帝所迷恋,甚至连大臣、皇储等都深信不已,太后、皇后更甚,多次褒奖、加封,赏赐有功道士,元朝诸位皇帝认为自己来自北方,武当主神玄武大帝是北方之神,北方人统治政权一定会保佑自己坐稳龙位,尤其是元仁宗皇帝的生日又与玄武大帝的生日相同,把自己寓为是“玄武的化身”为了大建武当道场,大肆弘扬并拨付专款广建殿庭,下令将武当宫观作为“国家祈福之庭”告示天下;明代一朝,昌之更盛,由于真武的故事中有太子由北方水神而坐镇南方号令天下群真的说教与朱棣由藩王从北方起兵而夺取皇权的举措相一致,把自己说成是“玄武再世”向世人宣称他的皇位是玄武神在暗中帮助使其取得了天下,为答神贶,决定大兴武当,所以委派重臣带三十万大军历十二年,耗中南十省十二年财政收入不缴付国库,“耗银数以万万计”仅明一朝就广建庙宇二万二千余间33座大型建筑单元,达到了空前盛世,多次加封武当为“大岳”“太岳”“治世玄岳”等,其地位驾驭五岳之上。

 

太空引力波酷似太极图

 

 

太极图酷似引力波

玄武,这位古代传说中“四方神”之一的北方之神,被誉为“水神”自从它在唐代升为人格化神,迁居到武当坐镇统领天下诸神以后,国家真的发生了变化,说来也怪,这世界真的顺应了“天意”!社会和谐了,人民富裕了,国家昌盛了!四大王朝被称为“大唐帝国”“大宋王朝”“ 大元盛世”“大明盛世”等。武当这个神秘的地方,几乎所有的帝王将相都没懈怠过它,无论哪朝皇权都在尊崇它、保护它、修缮它,宣扬它,天意如此,你敬它一尺,它惠你一丈,历朝都得到了同等的回馈,或许这就是自然规律吧!国家与百姓都得到了“神”的翊佑,天下人民有了精神追求,在“神”的感召下,民众既是有“骚动”的心理也一般都会平静下来,在“自我忏悔”中受到了一次洗礼,人们不断地接受神的教育,在长期灌输着“因果报应”中度过人生,心中存意着对神的至高无上,所以天下治安问题相对得到了遏制,社会间矛盾逐渐缩小,国家相对有了安宁的局面。由于皇家庙观的环境管理很严,要求不得随意采摘山中的一花、一草、一木,有效地保护了生态,所以四季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百姓五谷丰登,而人们在“信则灵”的影响下,心理上得到了百般安慰,在美好愿望的支配下,所求之事总是能“有求必应”千百年来,历代皇帝均挚爱武当,尊崇至极,在中国历史上所罕见!

 

神秘的武当,奇异的玄武。几千年来,中原地区乃至整个中华大地都在信仰这位至高无上的尊神——玄武神,它演绎出了一个个鲜活动人的故事。它的文化魅力与武当之名齐驾并驱,两者间暗藏着许多没有破译的密码,最让人迷惑和令人费解的是设计者建设此山的设计思想,一千多年来每位皇帝都在围绕着这一“思想”在不断地完善。自唐一降,没有一个人胆敢偏颇来驾驭神灵之上,甚至唐、宋、元、明四大王朝的百位皇帝也不约而同的认同这一伟大的设想,逾越千年的每一位皇帝也都在为了创建一个共同目标,即围绕“和谐”二字来建设、完善武当,谁也没有动摇过,这一伟大的壮举,使整个世界的任何国家都无与伦比!

武当的整体建筑,根据真武修仙的神话故事与道教教义的内容、理念设点布局,包括神像的设置,都是统一规划,以浓厚的世俗信仰、纯朴的生活气息塑造,使整个建筑的分布、外形与内涵都形成一条主线,围绕一个主题,一百四十华里二万余间房屋,包括附属的建筑小品,都是用成熟、完整的神话故事串联,有始有终,一气呵成。形成了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境中”的格局,其规模宏大、构图严谨,完备,既追求形式美,又注重内容的准确表达。显示出故事内容与宗教、生活贴近,通过用哲理与道理,对世人采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法,使观众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尤其在封建社会涵盖思想博大,令人省度人生,百看不厌。纵观全山建筑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在审美上,融神秘、自然、典雅于一体,是中国民间宗教信仰产物的重要实物例证。武当山建筑设计思想,历经千余年的封建皇帝始终不变立场来共同营造同一座大型道场,是世界上罕见的一个完整的总体构思,在布局上,是集艺术、宗教、科学、自然于一体的巧妙结合。

武当建筑的总体布局,主要突出“纵向延伸、横向发展、依山就势、高低错落、大小有序、主次分明、规制严谨、设计巧妙”等主要特征,纵轴线为“宫殿式”,横轴线为“殿堂式”讲究风水与阴阳五行的完美;在结构上,以贵显贵,用金整体用金,如元、明两座金殿,整体仿木结构。明代金殿为世界上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金殿,元代古铜殿为世界上最早的金殿。用石通用石,南岩天乙真庆宫石殿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石殿,通体用青石雕琢而成,卯榫结构均用仿木石榫,包括中观石殿、南岩龙头香石构建筑等均与之一样;处处显贵,所有建筑均采用巨型青石须弥座,给人以豪华富贵,把高大的崇台、浑厚的墙体、流线的屋面装扮的古朴典雅,室内装饰均采用宫廷允许使用的彩绘、壁画,把建筑装点的富丽堂皇;用料大气,物华朴实,质地多样,有金、银、铜、铁、锡、石、木、砖、琉璃等各类建筑;等级齐全,有重檐、单檐庑殿、重檐、单檐歇山、悬山、硬山、攒尖、盝顶、卷棚等式样;历代古人多有评价武当建筑“炫焕翠微、碧瓦鳞布、朱栏翬飞”“宫殿嵯峨、广厦千落”“虹柱龙云,榱藻井砌,以文石梁,覆以碧瓦,绮寮云楼,飞阁雾连”等诸多评语,其建筑处处锋露出皇家建筑的霸气。这座庞大的古建筑群在八十年代初期,我国当代建筑大师杨廷保先生作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武当山古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建筑展览的博物馆,堪称我国建筑史上的一支奇葩。”它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集体的智慧,汇聚了堪舆、设计与施工经验,是古代工匠在建筑、科学、艺术、风水等领域中的聪明与智慧的结晶。

 

玄武图腾

建筑在微观布局上,与总体布局呼应,一庙一局,尽量让整体与个体建筑自然和谐,用“对称”与“不对称”两种跳跃的方式,建筑在一条轴线或几条轴线上,纵横交错,体量、大小得体,置身宫内,视若迷宫般,高低布局有序,重点强调其建筑的神秘感。小式建筑,以小见大,包括半坡屋面也讲究其等级的外表,如南岩的两仪殿、玉虚岩等。所有的建筑,无论大小,甚至包括小岩庙在内,都设置高大的青石崇台,室外全部为青石墁地,室内满铺金砖,最大限度地保存岩体的地形地貌的原始性、野趣性,让空间个性化;用不断地变换建筑屋顶、色彩、体量,使建筑鲜活、错落有序,既具有明快节奏感,又有阴阳顿挫的乐律与韵律,使观感自然,情节跌宕起伏。让观众在享受其美感与养眼的同时又调节了愉快的心理。武当山所有的建筑布局均采用前低后高,均呈仰角30°,在视觉上把观者处于低下,把神的威严推向高位,给人以震撼,当你虔诚地站在建筑的面前时,大有“我自渺小”之感,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作用,这种特殊的“统御”在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例证。           

在建设环境保护上,主要体现建筑与环境的协调,严格遵循帝王旨意,即“其山秋毫不要修动”建造者依山就势,利用坡、坨、崖、涧的自然景观体现自然,在建筑过程中也强调风与水的选择,按照风水理论学说,选址注重“藏风聚气、通风向阳”“前有来、后有靠、左右抱”“门前水口锁万金”的思想,即山与水的关系,建筑中必须强调有水的作用,水是生命之源,另外貌与形也十分重要。然而,实际操着中,因为受总体布局和其它因素所限,所以在选址时有一定的难度,一部分不完全符合“风水”的标准,但必须要有后期人工的改造,这些巧妙的改造使得风水更加完备自然,赏心悦目,让人叹为观止!五龙宫、太子坡古建筑是最好的例证,为避讳正面悬崖,在前方有意构筑一道巨型影壁,正门调转方向设置,影壁两边设置不同质地、不同式样的建筑,来分散或转移观众的注意力,两侧设立“一里四道门”正门有意设计成高大的券门,蔚为壮观。太子坡大门是全山最大的山门,两侧与二道门间形成夹墙复道,称“九曲黄河墙”地形顺势蜿蜒而上,三拐六弯,称为“九曲十八折”石地墁以“来势”铺作,犹如滔滔黄河之水直泻而下,观后可激起人们心潮澎湃。这种特殊的地形、地貌打破了常规,分别以实际地势而定,因地制宜,可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出奇制胜,使其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包括细部刻画也十分细腻,甚至是房顶的小动物让你感受到呼之欲出的效果。这种理念不仅丰富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而且对后来世俗的古代建筑设计和修缮提供了较好的借鉴;其建筑理念也为当代和后世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为传承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武当方圆八百里,都是以金顶天柱峰为中心来营造,武当山整体建筑设计思想与总体规划,把核心部分的建筑放在大岳太和宫(金顶),设计者把最高等级的金殿刻意设于天柱峰顶端,整体建筑用纯铜铸造,外部饰以鎏金,重檐庑殿式,手法上使用推山将屋顶处理的柔和自然,立面将正脊向两端推出,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步架距离都不一样长,形成舒展,四条垂脊由45度斜直线变为圆润的曲线,让屋面显得流畅美观,檐下饰以九踩斗拱,梁枋内外均阳铸图案,把建筑装点的富丽堂皇。殿内端坐铜铸鎏金玄武大帝圣像,正视人间,神光普照,威严而和蔼。相传,心术不正、不孝之子等人是登不上大顶的,不能面见圣容,当他在路过“九连登”下的灵官殿时,就会被执法王灵官火眼金睛鞭杖于悬崖之下。由于口碑代代相传,常人见之多畏惧,尤其当观众登临大顶,面对这有着气吞山河的建筑与真武圣容时,不觉有十分的敬意和三分的恐慌,“神”那种超越自然的力量油然而生,神威震慑,大有“小天下”之感,既是有鸿浩之志的人在此也会感到自己的渺小,惭愧自惭,充分体现了神权的威慑与皇权的高贵及尊严,无形地告诫人们遵循礼制,以敬天、孝君、忠君为己任;在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帝王善于用宗教思想对人们进行麻醉和愚弄,《道藏》中有圣训:“三世为人方到吾山,五世为人方住吾地,七世为人方葬吾境”三句话发人深省,字的行间一方面表露出对武当山仙境、福地的赞美,另一方面则反映了宗教信仰的真实写照,也告诫香客信士以及天下百姓要世世代代积德行善。其实三句话的意义远不止这些,他聪明之处在于凡是到武当山的人都“修行”到了“三世为人”的境界,离“五世为人”只有一步之遥,只要你愿意在武当服务,能为神办事,就是五世的修行。若能继续为神付出一切并在武当终生做好事,你终究会“功德圆满”即可身“葬吾境”永享仙界之乐,这一影响颇深,只要所有的人有共同的想法,那么帝王们利用宗教麻痹就成功了,这是封建帝王创意建设武当设计思想的精髓,让思想和谐、建筑和谐、自然和谐、人类和谐,把建筑与宗教信仰、建筑文化融于设计思想之中,用宗教统御人的精神,最终达到其“天人合一”的境界。而金殿的铸造艺术,达到了思想领域、精神领域、艺术领域的最高境界,也是古代建筑艺术与铸造工艺完美结合而成的稀世奇宝,是武当山整体规划和宏观设计的典范,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颠峰之作。

武当古建筑群是全国最大的皇家庙观,以鲜明的个性名标环宇,其木构建筑代表了汉民族的特征,石构建筑代表了元代少数民族的豪放,武当古代建筑是多民族融合的结晶,在中国建筑艺术史上独树一帜。它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公元8纪至18世纪间中国建筑艺术风格及民间宗教信仰的重大发展、变化,对中国建筑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着重要贡献,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设计思想突出,规划严密,建筑杰出,与自然达到了高度和谐统一,是具有天才创造力的规划与建筑杰作在中国现存的道教建筑中都是绝无仅有的例证,在世界上也是独特、稀有的。武当山古建筑群的兴建,是历代皇帝大修文治的例证之一。也是古代帝王大力推崇道教,利用神话故事宣扬和灌输“皇权神授”思想的例证,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警示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意义。

逾越千年的武当古代建筑,一直被无数个学者喻为“天下奇观”历史上曾经有多少人试图来破译武当文化奇迹,多个世纪的文化名人从不同角度想探出个究竟,然而,这个所以然存疑着无数个尚待破译的文化密码,其结果总是一疑而百答,而谈及到武当山古建筑总体规划、设计思想时,回答的结论却是惊人的一致,那就是没有离开“崇尚自然”“顺应自然”“和谐自然”“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等思想,或许这就是揭开武当文化、破译古代密码的玄机所在!